傳統市場的防疫問題,政府必須要正視。
如果是類似家樂福或好市多的賣場制,基本上可以依賴QRCODE的方式管制追蹤。
傳統市場因為攤位設計、市場動線及出入口等特性,實務上很難用QRCODE管制。
另外還有交通停車問題。
去賣場時,基本上有停車位(但也不是每個都有賣場都有)。換言之,消費者可以基於「降低採買頻率」的自發性心態,一次買多一點甚至買一個禮拜的份量,反正開車可以載。
傳統市場比較難的是,消費者幾乎都是騎機車或腳踏車或走路去購買。他們沒辦法一次買太多,可能天天或兩三天就得去一次。
消費者年齡當然也有差。傳統市場較多長輩習慣去,而長輩的染疫機率的確較高。年輕人相較習慣去賣場。當然這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是絕對。
當然這時候如果鼓勵大家去賣場而不要去傳統市場採買,對傳統市場的攤商很不公平,這也是政府的難處之一。
我的建議會是,除了訂出標準(例如依照門牌號碼或身分證號碼等,基隆市政府已經做出要求)自主分流採買之外,市政府可以考慮全面派出大量志工或臨時聘僱人員在傳統市場各出入口強制QRCODE管制及查核自主分流標準。
我明白這會造成許多人的不便。但這是非常時期,政府必須要有非常做法。